close
曾成功預測量化寬松政策和貨幣歷史波動的埃格馮格雷耶斯(Egon von Greyerz)曾提出全球經濟存在諸多的風險,BWC中文網觀察團隊注意到,有5大潛在的風險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,而這五大風險幾乎無一幸免地均與人性的貪婪有關。

(圖片來源AP)
其中包括,1.全球債務高達230萬億美元,這些借貸者或也無法在利率正常化時融資;2.全球無資金儲備的負債高達250萬億美元,相當一部分債務或永遠無法兌現;3.全球央行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有20萬億美元;5.大多數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國家只有在量化寬松政策下才能生存,這不是長遠之計。5.受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影響,美國經濟直接牽動著全球經濟的晴雨,而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高達22.1萬億美元,美元支撐的美國經濟債務模式不可持續,對全球經濟構成潛在沖擊。
不難看出,全球經濟正籠罩在巨大的債務陰影之下,值得注意的是,這以多個發達國家尤為明顯。我們知道,過去數十年,許多發達國家都養成了提前消費、養尊處優的習慣,幾乎提早透支了未來數年的經濟繁榮。顯然,在這一過程中,埋下了泡沫破滅的伏筆。

我們以美國的家庭資產和負債就可以說明問題。事情的最新進展是,在美聯儲當地3月7日發布的最新資金報告中,公布了截至2018年美國「家庭」行業的最新情況。報告顯示,美國家庭的淨資產下降至104.3萬億美元,這是連續12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下降。
與此同時,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家庭總資產下降3.7萬億至120.4萬億美元,這是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下降,同時總負債(即家庭借貸)從15.9萬億美元增加到13.1萬億美元,其中大部分為10.3萬億美元,增加了1330億美元在房屋抵押貸款。房主的房地產持有量減去抵押貸款債務的變化增加了2230億美元(正數意味著房地產價值的增長速度快於家庭抵押貸款債務)。
以上的數據說明,美國家庭借貸的習慣已如履水難收,不斷膨脹,而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同時報道稱,美國人口中有一半幾乎沒有財富,如果有的話,它還有很多債務。值得注意的是,債務家庭(總債務超過其總資產的家庭)的比例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增加了50%。2013年,這些家庭的債務水平高於其他家族的債務水平。例如,2007年有8%的家庭負債,平均而言,他們的債務超過了他們的資產20,000美元。

(圖片來源agora)
此外,2007年,3%的債務家庭擁有負房屋淨值:他們平均欠房屋價值16,000美元。2013年,這一比例佔負債家庭的19%,他們平均欠下的房屋價值比房屋多45,000美元。擁有優秀學生債務的債務家庭比例從2007年的56%上升到2013年的64%,其貸款余額的平均金額從29,000美元增加到41,000美元。也就是說,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之後,美國家庭債務迅速飆升。這幾乎是由美聯儲當時的QE印鈔機模式決定的。

(圖片來源CNBC)
不僅於此,Business insider稍早前報道,有57%美國人的儲蓄還不到1000美金,美國的信用卡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1.0217萬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。只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國人每個月拿回家的錢超過500美元。另據美聯儲此前針對12000人進行調研,有40%的人拿不出400美元,也就是說,近半人數囊中羞澀。
另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(HUD)發布的2018年年度無家可歸評估報告(AHAR)顯示,在美國任何一個晚上,都有超過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。該報告認為,美國下一次經濟衰退即將到來。

(圖片來源:GOBankingRates)
我們知道,上一次美國金融危機始於次貸危機,根源在於債務,而「股神」沃倫·巴菲特數周前在接受CNBC采訪時則對美國經濟發出警告稱,再次發生金融危機是不可避免的。
「未來某個時候肯定還將再發生一次(金融危機)。」巴菲特解釋道,另一個泡沫產生是不可避免的,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嫉妒和貪婪。(完)-----(有道熱點)
文章來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au1819/post/1378878309
全站熱搜